致力有机循环研究  共创美好生态环境 

循换利用,打造环境生态绿色城市 

坚持科学发展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通过研究和开发有机垃圾智能化就地处理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将城市建设成为餐厨垃圾零废弃、生态环境友好的智慧城市和全国餐厨垃圾处理城市。

坚持科学发展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致力有机循环研究  共创美好生态环境 

 通过研究和开发有机垃圾智能化就地处理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将城市建设成为餐厨垃圾零废弃、生态环境友好的智慧城市和全国餐厨垃圾处理城市。

 通过研究和开发有机垃圾智能化就地处理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将城市建设成为餐厨垃圾零废弃、生态环境友好的智慧城市和全国餐厨垃圾处理城市。

坚持科学发展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致力有机循环研究  共创美好生态环境 

第三届太湖论“稻”院士论坛 探索有机循环产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首页    研究院新闻动态    第三届太湖论“稻”院士论坛 探索有机循环产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img1

 

2020年11月19日下午, “第三届太湖论‘稻’院士论坛”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苏州乡村振兴学堂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专家学者、院士共百余人,论坛主题为“探索有机循环利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img2

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顾建列致辞。

 

img3

 

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许艇教授主持。论坛上,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科研副院长田光明教授介绍了研究院以临湖镇为代表的有机废弃物“就地处理就地利用”的典型太湖流域有机循环小镇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增强与浙江大学吴伟祥教授在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方面为大家提供了思路和解决方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院长李季代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温处长就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建设方案为大家进行了政策上的解读和指导。报告结束还进行了有机循环产业发展与生态、有机水稻的产业政策、种植加工技术的讨论交流。

 

img4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对本次论坛进行最后的总结,并期望在未来3-5年内,希望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努力将吴中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多元化处理模式的高水平示范区,将临湖生态农场模式推广到环太湖、长三角乃至全国,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img5

 

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于2018年落户吴中高新区,同年7月,研究院与临湖镇镇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打造国家级生态农场,同时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和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合作编制“国家生态农场标准”的一项工作内容。

农场规划500亩水稻田,通过水稻生态农场景观规划论证会和生态农场种植规划论证会明确了有机生态农场的基本定位,有机生态农场将贯彻生物多样性理念,构建多样化农田景观,同时突出生态景观建设,打造绿色开放农业空间。生态农场采用最适宜的的养分管理措施、病害管理措施、虫害管理措施,建立科学、规范的生态农场管理和追踪体系,以保障有机水稻的产品质量,打造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水稻农场示范区。

农场于2019年完成欧盟和国标的有机认证现场检查,形成较成熟的有机水稻生产技术和生态农场管理体系;生态农场产量为440公斤/亩,大米获得江苏省“好吃苏米”品鉴大赛金奖、江苏好粮油产品等荣誉。2020年,生态农场进入第二期建设,即将完成双有机认证检查。农场以生态科学为指导,通过生态景观建设和管理,保障农业发展可持续,提升稻米牌影响力,助推高端有机大米产品的开发,努力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符合中国特色和发展需求的生态农场。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批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中明确提出推进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临湖有机废弃物示范中心集中展示了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的最新技术和成套装备,生产的肥料回归农场,实现循环利用,该项目既实现了临湖有机废弃物的“零”废弃,不出镇、不入河,达到资源回收,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化肥减量,支持了生态农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临湖镇“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水稻生态农场+有机种植”模式已初具雏形,将为环太湖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态治理和农业绿色发展方面提供可借鉴的临湖样板。

2020年11月20日 17:05
浏览量:0